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檢測 發布時間:2022-10-13
消毒劑用于殺滅介質上的病原微生物,在臨床上可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控制傳染病。常用的消毒劑有很多,效果不一。按其組成分為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季銨鹽類等九大類。
含氯消毒劑:
是指溶于水產生具有殺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劑,其殺菌活性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這類消毒劑依靠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使細菌死亡,包括次氯酸鈉、次氯酸鈣、氯胺等。這次疫情危機中緊缺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溶液。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鈉(NaClO)為主要有效成分的含氯消毒劑,適用于一般表面、白色衣物、醫院污染物品的消毒。NaClO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劑,能氧化和變性還原性物質,因此能起到消毒的作用。84消毒液具有腐蝕性,能腐蝕金屬,也能造成人體燒傷。不應與廁所清潔劑等混合使用。本品釋放的游離氯可能引起中毒,使用時應稀釋。84消毒劑的工業生產方法是用Cl2(氯氣)與NaOH反應生成NaCl、NaClO和水。此外,84消毒劑可通過電解稀釋的NaCl溶液并攪拌來直接制備。
漂白粉和漂白粉濃縮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通常由氯氣和熟石灰反應制得。它還通過次氯酸的強氧化性起消毒作用,常用于棉、麻、紙漿、絲織品的漂白,飲用水、游泳池水的殺菌消毒等。
氯胺(NH2Cl)是飲用水的消毒劑,與水反應會產生氨氣和次氯酸。其消毒耐力強,但消毒能力弱。
二氧化氯(ClO2):另一種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不依賴次氯酸的形成。它具有強氧化性,是一種含氯元素的高效消毒劑。
過氧化物消毒劑:
它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各種微生物對它都非常敏感,可以殺死所有的微生物。這種消毒劑包括過氧化氫、過乙酸和臭氧。它們的優點是消毒后不會在物品上留下殘留毒性。
雙氧水:俗稱過氧化氫(H2O2),有氧化作用。日常消毒用的是醫用雙氧水,濃度一般低于3%。醫用雙氧水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和化膿性球菌,一般用于物體表面消毒。
過氧乙酸:又名過氧乙酸,CH3COOOH,是一種高效過氧化物消毒劑。過氧乙酸的氣體和溶液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由于其過氧化物鏈和強氧化性,其殺菌能力強于過氧化氫,還具有漂白作用。過氧乙酸可以通過浸泡、噴灑、噴霧、擦拭等方式對物品進行消毒。市售過氧乙酸為含穩定劑的過氧乙酸水溶液,濃度一般為20%,腐蝕性強。消毒前應根據說明書稀釋至使用濃度。
臭氧:臭氧(O3)也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廣泛應用于水處理、空氣凈化、食品加工、醫療、醫藥、水產養殖等領域。臭氧是強氧化劑,殺菌過程屬于生化氧化反應。
酒精消毒劑
最常用的是乙醇和異丙醇,能使蛋白質變性,使蛋白質凝固,導致微生物死亡。它們是于中效消毒劑,能殺死細菌繁殖體,破壞大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的殺菌效果也會受到有機物的影響,由于其揮發性,要反復浸泡消毒或擦拭,以保證其作用時間。
乙醇通常用于醫療消毒。通常95%的濃度會將蛋白質固化在細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但不容易殺死細菌。70%以下的濃度殺菌能力弱,所以醫用酒精常見濃度為70-75%。手消毒劑推薦使用世衛組織含量為70%-75%的乙醇。酒精不適合大規模消毒。
醛消毒劑
包括甲醛和戊二醛。這種消毒的原理是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羧基、羥基和巰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殺死微生物。甲醛和戊二醛可以殺死各種微生物。因為它們刺激和固化人體皮膚和粘膜,并能使人致敏,所以不能用于空氣、餐具等的消毒。一般只用于醫院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消毒或滅菌后的物品必須用滅菌水將殘留的消毒劑沖洗干凈后才能使用。
35%-40%的甲醛水溶液(HCHO),俗稱福爾馬林,對寄生蟲、藻類、真菌、細菌、孢子、病毒有很強的殺蟲活性。通常用作防腐劑,可以浸泡尸體,制作動物標本。對皮膚和粘膜有強烈的刺激性,不能用于空氣和餐具的消毒。
酚類消毒劑
酚類消毒劑使用已久。它們曾是醫院的主要消毒劑之一,在預防和控制疾病傳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是苯酚和甲基苯酚,此外還有鹵代苯酚。高濃度時,酚類物質可裂解并穿透細胞壁,使細菌蛋白凝集變性,迅速殺死細胞;在低濃度下,細菌的酶系統可以失活,導致細胞死亡。
酚類消毒劑是酸性化合物,呈弱酸性,一般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在環境中易被氧化。所以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接觸堿性物質。常用的煤酚皂,也叫來蘇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酚,有些藥皂還含有酚類殺菌劑。
環氧乙烷
環氧乙烷:又稱環氧乙烷(C2H4O),具有三元環狀結構,是一種高效消毒劑,能殺滅所有微生物。因其穿透力強,常用于皮革、塑料、醫療器械、醫療用品包裝后的消毒或殺菌,對大部分物品無損傷,不腐蝕塑料、橡膠、金屬。可用于精密儀器和貴重物品的消毒,尤其適用于紙張著色。常用于書籍、人物、檔案資料的消毒,一般不用于生活用品的消毒。
碘消毒劑
含碘消毒劑包括碘酊和碘伏。
碘酊又稱碘酒,通常是指由2%-7%的碘和碘化鉀或碘化鈉溶于酒精和水中組成的消毒溶液。碘酊工藝簡單,易于制作,是早期的主要消毒劑。碘是急救箱里的常用藥。它能使細菌的蛋白質變性,所以能殺滅細菌和真菌,所以常用來消毒傷口。碘穿透力強,甚至能殺死細菌孢子,但對人體無害,可用于預防破傷風。但由于其刺激性和腐蝕性,逐漸被穩定性好、刺激性小的碘伏所取代。
碘伏是碘與表面活性劑的不穩定復合物,與蛋白質氨基酸的羥基、氨基、烴基結合,導致蛋白質變性沉淀、鹵化、喪失生物活性。醫用碘伏的濃度一般小于1%,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原蟲和部分病毒。在醫療中用作消毒劑,可用于皮膚和粘膜的消毒。碘伏可用于一般外傷的消毒,如燒傷、凍傷、刀傷、擦傷和挫傷。也可用于手術前其他皮膚的消毒,各種注射部位的皮膚消毒,器械浸泡消毒等。
雙胍和季銨鹽消毒劑
雙胍類和季銨鹽類消毒劑,屬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殺菌和去污作用。雙胍類是一類低效消毒劑,對細菌的繁殖體有很強的殺菌作用,但不能殺滅細菌的孢子、分枝桿菌和病毒。常用的洗必泰(氯己定)和皮膚可洗。
季銨鹽也是低效的消毒劑。近年來新開發的雙鏈季銨鹽消毒劑,殺菌效果比單鏈季銨鹽好,如百毒殺、新潔靈等。
醫院一般用于非關鍵物品的清洗消毒,也可用于手部消毒。將其溶解在乙醇中可以增強其殺菌效果,用作皮膚消毒劑。由于這些化合物能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所以常與其他消毒劑復配,以提高其殺菌效果和速度。
其他類別:
水銀藥水和紫色藥水也是常用的消毒劑。
紅汞即氯化汞,又名溴化汞紅,是一種抗病毒能力較弱的消毒劑,具有殺菌抑菌作用。但作用較弱,無明顯刺激性。適用于新鮮小面積皮膚或皮膚粘膜的傷口消毒,也適用于外科手術消毒。微毒,不能與碘酊共用。
紫色糖漿是龍膽紫,即甲基紫溶液。甲基紫化學成分復雜,分子量大。紫藥水的濃度一般在2%左右。還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對人體無毒、無刺激,對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念珠菌有很強的殺菌作用。用于皮膚和粘膜的化膿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