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檢測 發布時間:2022-09-13
中藥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具有康復、保健功能的物質。中藥主要來源于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包括動物藥、植物藥、礦物藥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藥大部分是植物藥,所以有“一切藥都是草本”的說法。一般中藥材講究道地藥材,即在特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下產生的藥材。由于其集中生產,栽培技術、采收加工也有一定的講究,與其他地區生產的相同藥材相比,它們具有更好的品質和更好的療效。
中藥成分檢測機構:
1.中藥成分檢測機構可以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格爾制藥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具有相關檢測資質。借助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先進的分析分析技術、強大的數據庫,格爾制藥在藥物分析、藥物質量研究、醫療器械安全性評價等領域尋找全面的研發解決方案。
中藥成分檢測機構的部分檢測范圍:
艾葉、白芷、穿心蓮、柴胡、薄荷、北沙參、白術、太子參、鵝不食草、虎杖、黃連、黃岑、決明子、苦參、龍葵、枸杞子、茯苓、荊芥、西洋參、益母草等。
藥材內源毒性物質是指在藥用植物(或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生物代謝形成的一類毒性物質,其中化學成分是主要的物質類型。
化學分類的內源性毒性物質往往具有雙相效應,即毒性和藥效學。
《中國藥典》(2015年版,第1版)記載了83種有毒中藥材及飲片。此外,還有大量的民族有毒藥材沒有被納入,因此有毒中藥材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因此,內源性毒性成分的檢測和分析是保證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中藥毒性成分的檢測方法很多,常規檢測方法有毛細管電泳、薄層色譜、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等。
隨著分析方法的改進,液相色譜-質譜(LC-MS)、氣相色譜-質譜(GC-MS)、免疫檢測技術和快速檢測技術等新技術正在被廣泛應用于中藥材毒性成分的分析。
中藥成分檢測機構檢測標準:
SB/T 11174.3-2016中藥材商品規格和等級第3部分:三七
SB/T 11174.5-2016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第5部分:大黃
SB/T 11174.1-2016中藥材商品規格和等級第1部分:白術
SB/T 11174.2-2016中藥材商品規格和等級第2部分:太子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