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知識產權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十項政策措施。
一、網上報名
充分依托“網上辦公、掌上辦公、投遞辦公、預約辦公”等有效手段,進一步減少注冊環節、時間和成本,對生產防疫產品的企業實行專項注冊。對于疫情期間出現的新行業、新業態,及時調整經營范圍標準。
第二,落實告知承諾。
對涉及生產許可和強制性認證的企業產品,要快速辦理,縮短審批時限。對具備生產條件但長期無法提交相應材料的企業,實行告知承諾制,企業承諾在相應期限內補充提交相關材料并當場辦結。
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簡化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流程,推進網上辦理,推廣發放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對新設立申請許可企業和申請許可變更企業,需要現場核查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將根據當地食品安全風險分類情況,通報低風險食品試點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實行“先許可后核查”。
檢驗機構資質認證全面實行網上辦理、郵寄等方式,采取延期評審、告知承諾、遠程監測評估、專家評審等方式進行。
便利企業M&A交易,實施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網上申報,提高簡易案件審查效率,保障企業M&A交易順利進行。優化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工作機制,加強企業競爭合規指導和服務。

三、建立行政許可應急綠色通道。
生產企業變更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簡化生產資質審批程序,合并產品注冊和生產許可檢驗程序,啟動加急檢驗檢測程序,同時認可企業部分自檢報告。對符合許可條件的企業進行現場確認后,應當立即辦理產品注冊,頒發生產許可證。對轉產醫療器械的企業,實行應急審批,依法辦理醫療器械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在確保安全有效的基礎上,加快疫情防控所需藥品的注冊申請。對疫情防控所需藥品,省級藥品監管部門要指導企業合理安排生產,充分釋放產能,全力保障臨床供應。實施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生產許可、檢驗檢測專項措施,合并審批流程。
對與新冠肺炎防治有關的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應當根據請求優先予以審查和處理。支持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建立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綠色通道,支持企業快速融資續貸,緩解資金困難。
四。延長行政許可期限
疫情防控期間,營業執照登記事項發生變化,不能及時變更的,順延至疫情解除后一個月。
對因疫情原因未按時申請換發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企業,可以進行許可證延期,待疫情解除后再提交延期申請。
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到期的,有效期可以順延,直至當地疫情解除。
對因疫情原因不能按時完成換證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可以延長許可。鼓勵具備條件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采取自行聲明承諾的方式,避免復審和換證。
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向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復檢換證的,可以延期至疫情解除后,證書有效期延長至疫情解除后三個月。
對復工復產企業辦理專利、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事項,因疫情影響超過相關時限的,給予暫停、延長時限、請求恢復權利等便利救濟政策措施。
五、加快標準轉化的應用
支持外貿出口企業恢復生產,加快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的轉換,促進出口產品基于標準與國內標準的銜接。按照國際標準生產,且相關國際標準的主要技術指標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安全要求,允許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鼓勵社會組織制定相關團體標準,增加企業復工復產所需標準的有效供給。對生產國外標準口罩用于出口、有能力生產國內標準口罩但未取得相關資質的企業,加快辦理。
不及物動詞異常名單的審慎管理
生產經營疫情防控相關物資的企業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經企業申請,可簡化流程,盡快遷出。對因疫情暫時虧損的企業,可暫時排除在經營異常名錄之外。
七、嚴格查處亂收費和漲價行為。
加強價格監管,嚴查各種涉企亂收費,減輕企業復工復產負擔。支持企業增加產能,嚴厲打擊口罩等防治物資生產領域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維護防治物資生產所需機械設備和原輔材料市場價格秩序穩定。
八、加強質量和技術服務援助。
計量型式評價將由專人受理,以縮短試驗時間。對于已過期的相關計量標準器具,經本單位自行檢定符合相關技術要求的,有效期可適當延長。
鼓勵標準化技術組織和機構圍繞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標準化咨詢等標準技術服務。幫助企業盡快建立可操作的防疫質量控制流程和規范,實現防疫控制和企業復工的精細化管理。啟動物品編碼業務24小時快速響應機制。
引導認證機構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的技術服務,開辟網上咨詢、受理、評估等綜合服務渠道,采取網上認證申請受理、延期現場審核檢查、優先辦理3C認證等方式。
九、技術服務費減免
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管總局下屬計量檢定機構、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對復產企業計量器具檢定校準、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項目、特種設備檢驗項目收費減免50%,對湖北省內企業免收各類檢定校準、檢驗檢測費用。市場監管總局所屬標準化技術機構免收中外標準信息咨詢服務費、標準時效性確認費和標準翻譯費。
十、鼓勵企業參與“三包”行動。
繼續開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不斷提高活動覆蓋面,搭建企業與民生期待交流信任的平臺。鼓勵更多企業參與“三包”活動,承諾加快恢復產能,保證產品質量,保持價格穩定,保障市場供應,凝聚疫情防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