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7-26
“618”大促才過,不少品類都大受歡迎,其中兒童廚具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爆款”產品。從電磁爐到不粘鍋,從明火灶到燒水壺,看似用來“過家家”的兒童廚具,不僅具備煎炸蒸煮等功能,商家還宣稱可以放心食用。
然而,經過記者調查才發現,這些兒童廚具存在產品屬性不明、執行標準混亂等問題,使用過程中也暗藏諸多安全隱患。
在產品評論區,聚集了大量家長的真實問題反饋,“鍋小不穩定,弄不好就翻,灑了孩子一腿油”“炒鍋沒有防燙手柄,孩子一摸就被燙個泡”“電磁爐用兩次就變形了,不粘鍋涂層還起泡”“加熱以后有異味,好多東西都很雞肋”……,這些看似精致的兒童廚具,產品質量著實堪憂。
由此,記者詢問客服有關廚具材質的問題,對方往往含糊其詞,只是籠統回答“食品級”。至于產品標準,大多客服更是說不清楚。有客服發來一份檢測報告,上面顯示產品名稱為“真煮迷你廚房玩具”,檢測標準為GB 6675.4-2014。但是這項標準是《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遷移》國家標準,用于檢測玩具,而非廚具。而廚具通常要遵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等標準。
為何一定要是符合食品接觸材料標準?
合規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在推薦的使用條件下與食品接觸時,遷移到中的物質水平不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接觸材料及制的總遷移量、物質使用特定和殘留量等符合相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對于總遷移限、最大使用特定遷移總量限和最大殘留等的規定等。可以極大限度地保障人體健康。
金屬因其具有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阻隔性能、表面裝飾性能,且廢棄物處理性能好,常用于制作食品接觸制品。但其化學穩定性較差,特別是接觸酸性食品時,金屬離子易析出,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不銹鋼中主要的合金元素為鉻和鎳,同時也含有鎘、錳、鉛等多種微量元素,由于不銹鋼易加工,并且比其他的金屬耐腐蝕,不銹鋼的制品更為美觀耐用,因此越來越多的被用來制造廚具、餐具。但是當這些器皿與酸性介質接觸時,大量富含在不銹鋼中的重金屬鉻、鎳、鎘等會有不同程度的析出,在人體中慢慢地積累,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危害人體健康。
近年來,各級檢驗檢疫系統在日常檢驗監管時常發現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存在重金屬超標現象,此次“618”也有不少兒童廚具出現不合規現象,產品不合規可能帶來的 Cr、Ni、Pb、As、Cd 等重金屬析出量增加,增加了衛生安全風險。因此,我國國家標準 CB 4806.9-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中規定了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的總遷移量進行規定。
除此之外,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金屬材質的物品,用久了就會銹跡斑駁,這是受到大氣腐蝕的緣故。鹽霧試驗的目的是為了考核產品或金屬材料的耐鹽霧腐蝕質量,而鹽霧試驗結果判定正是對產品質量的評判,通過鹽霧測試的不銹鋼餐具才能滿足人們日常對餐具的各種需求,即使盛放弱鹽度的食物或者弱堿性的食物都不會對金屬餐具產生腐蝕而危害人體健康。
此外,考慮到在一定條件下某些合金元素容易遷移的可能性,標準中對無涂層的鋁及鋁合金、銅及銅合金、鐵基材料和低合金鋼,以及覆金屬鍍層的產品的使用進行特別規定,限制這些材料長時間接觸酸性食品。企業可根據這些要求對產品進行相應標識,以指導消費者正確使用,防止大量遷移。
不必盲目跟風兒童廚具
即使是將兒童廚具作為玩具,也應選擇正規渠道銷售、正規廠家生產、標明產品執行標準、具有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標志的產品,符合食品接觸材料國家標準,確保使用安全。
就在今年2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廚房烹飪套裝玩具質量安全風險狀況開展了實驗室評估,樣品就來自很多家長青睞網絡購物平臺,涉及5個品牌11批次。所有樣品均在網頁或外包裝上宣稱可供兒童玩耍、可烹飪食物。但結果卻“翻車”了,部分樣品存在質量安全風險,比如產品加熱源不符合玩具安全標準,部分產品未明示可用于食品用接觸材料等。因此,家長在購買時切勿跟風。
食品接觸材料除金屬制品外,如塑料、橡膠等,不僅可能會在與食品接觸的過程中影響食品的氣味、味道以及顏色,更可能會釋放出一定量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成分,這些成分會遷移到食品中而被人體攝入,從而影響孩子的健康。因此當家長在關注孩子安全時,食品接觸材料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