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7-20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網站發布一則食品抽檢信息。通告1批次“牛腿肉片”檢出克倫特羅。
很多人可能對克倫特羅很陌生,但是說到它的外號“瘦肉精”估計很多人就不陌生了。克倫特羅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瘦肉精”,可促進動物體蛋白質沉積、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積、提高瘦肉率和增重,因此被稱為“瘦肉精”。
意外發現的“瘦肉精”
克倫特羅本質屬于b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臨床上經常用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也被用于緩和急性氣喘發作時的支氣管擴張劑。但是,就在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化工企業氰胺公司意外發現克倫特羅具有明顯的促進生長、提高瘦肉率及減少脂肪的效果,于是被畜牧業作為“瘦肉精”使用。
克倫特羅的化學結構和理化性質與腎上腺素具有相似性,能夠作用于b2腎上腺素受體,通過激活腺甘酸環化酶而使環磷腺苷增加,進而加強脂肪分解,促進蛋白質合成,使后肢肌肉飽滿凸出,肉色特別紅潤鮮亮,大大提高瘦肉率。
隨后,“瘦肉精”污染食物事件屢有發生,且后果都極其嚴重,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為了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保護人類健康,許多國家都禁止在食源性動物的生產中使用鹽酸克倫特羅。
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將肉品中的鹽酸克倫特羅殘留作為必檢項目,歐盟也嚴禁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類藥物。我國雖然于2000年提出禁止使用“瘦肉精”類藥物,但在畜牧業生產中“瘦肉精”的使用仍屢禁不止。
對于“瘦肉精”而言,倘若人體過量攝入,會誘發急性食物中毒,導致機體出現面色潮紅、乏力、頭昏、心悸、胸悶、血壓升高、心律失常、四肢麻木等癥狀,長期攝入甚至會誘發惡性腫瘤。
根據《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四批)》,β-興奮劑類藥物(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為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牛肉中檢出克倫特羅的原因,屬于違規使用。
“瘦肉精”容易被人體吸收
與普通符合國家監管的農藥不同,“瘦肉精”不是回家后沖洗加熱就能去除掉的。例如鹽酸克倫特羅,用126℃油煎5分鐘都很難將它完全去掉,仍然能被人體吸收。曾經有報道說,出欄的羊肉所檢測出的瘦肉精已經是一個月之前添加的了。說明瘦肉精能在牲畜體內停留時間長,代謝慢。尤其是內臟、腎臟、肺部等部位,儲存的毒素更持久,風險更大。
另一方面,人體對于瘦肉精的耐受度比較低,它對人體口服限量是用“微克”來計算的,而添加到牲畜身上的瘦肉精往往是“公斤”,危害更是可想而知。
暴利下屢禁不止
曾經有商販稱,加了“瘦肉精”的羊“一只多賣五六十元”。并且收購者、經紀人、農戶、“瘦肉精”生產商和藥販子已形成產業鏈,而且,對于這些非法添加“瘦肉精”的肉,消費者卻無法通過有效的途徑辨識是否添加了“瘦肉精”。另一方面,消費端對于瘦肉的推崇,倒逼上游養殖企業關注牲畜的瘦肉率情況。
此外,雖然早在2002年國家監管部門就發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鹽酸克侖特羅和萊克多巴胺等7種“瘦肉精”,但是在實際監督過程中,只檢測鹽酸克侖特羅,萊克多巴胺等因為檢測成本高沒有納入常規的檢測。這要讓很多人有了可乘之機,一些不法養殖戶為了回避鹽酸克倫特羅的檢測,改用萊克多巴胺等其他品種的“瘦肉精”。
克倫特羅的非法使用不但嚴重威脅著消費者的健康,還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和聲譽,因此必須嚴加控制。對普通消費者而言,一般只能憑借感官對商品的外觀特征進行判斷,然而由于肉類的品種差異以及在儲存運輸過程中外觀上會發生一定改變,這種判斷方法顯然過于粗糙,僅供參考。真正科學的方法是借助現代儀器,實現“瘦肉精”的定量和定性檢測。
如何避免買到瘦肉精污染的肉?
1、添加了瘦肉精的肉類,肉色往往呈鮮紅發亮,肉皮下脂肪明顯變薄,賣相“完美”。而沒有添加瘦肉精的肉類,顏色會較為暗淡無光澤。但是,以肉眼判斷并不是絕對標準。
2、添加了瘦肉精的肉類由于脂肪薄,切成二三指寬后的肉質比較松軟,不能立于案板上,瘦肉與脂肪間有黃色液體流出,通常是不建議食用了。
3、認準“兩證兩章。購買豬肉時,要注意查看“兩證兩章”(即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動物檢疫驗訖印章、肉品品質檢驗驗訖印章)。
4、正規渠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