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7-20
近日,有媒體報道家住重慶市渝北區的羅先生去年11月26日通過網絡購物App,在一家網店購買了一桶2升裝的消毒劑。網店信息寫著:98度工業酒精 火療拔罐酒精燈 拔火罐燃料 2L批發高濃度95度大桶乙醇。
但是就在2月9日,發現家里的兩歲孩子誤喝了消毒劑,經過檢查,卻在他的血液中檢出了甲醇成分;隨后,經對該消毒劑檢測,發現其中甲醇含量竟高達97.2%。經過調查,媒體還發現多個電商平臺都有售賣同樣的消毒液。
新冠疫情爆發后,消毒劑成了日常生活必需品。透過這次事件,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在各大購物網站上銷售的所謂酒精消毒液,竟然存在用有毒的甲醇冒充乙醇。
甲醇作為一種為無色、透明、易揮發、易燃的液體,經常被用作有機溶劑或添加劑。甲醇可通過呼吸道、皮膚黏膜和消化道等途徑進入人體,導致中毒。急性甲醇中毒早期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代謝性酸中毒。可以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及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癥狀,表現為定向力障礙、興奮、煩躁和譫妄等。后期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昏迷及視力障礙。
那么,甲醇可以制作消毒劑嗎?
《消毒劑原料清單及禁限用物質》顯示,甲醇不在原料清單列表中;用于消毒人體、醫療器械、生活飲用水的消毒劑的原料,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食品級、醫用級、或化學級及以上等級的質量要求,禁止使用工業級的原料。
酒精和異丙醇是兩種安全有效的醇類消毒劑,在超過60%,最好在75~85%濃度下可以在體外快速有效的殺滅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有包膜病毒。
因為,醇類消毒劑的主要作用機制是破壞細胞和病毒生物膜的結構,也可以導致蛋白質變性,從而殺滅微生物。
那么,同樣是醇類,酒精和異丙醇可以作為消毒劑,甲醇為什么就不行呢?
因為甲醇消毒的效力遠低于以上兩種醇,同時,酒精和異丙醇作為消毒劑使用很安全,而甲醇則是高度危險的。
醇類一旦進入體內,代謝過程是首先由醇脫氫酶轉化成醛,代謝產生的醛類會被迅速分解,因此,并不會造成明顯危害。
而甲醇代謝產生的甲酸,也稱為蟻酸,卻是一種高毒物質,要避免直接接觸。否則會在人體新陳代謝中氧化成比甲醇毒性更強的甲醛和甲酸(蟻酸)。甲醇具有的神經毒性,經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膚攝入都會產生毒性反應,甲醇蒸氣能損害人的呼吸道黏膜和視力。
這也意味著,甲醇作為消毒劑既低效,而又高度危險,因此,不被允許作為消毒劑使用。
既然低效又危險,那么商家為什么鋌而走險?
市面上,相較于乙醇(酒精)的價格,甲醇的價格更低。正常情況下,甲醇與乙醇兩者的價格相比,有2-3倍的差異。面對“高風險高利潤”的誘惑,許多生產商最終選擇鋌而走險。
正因“廉價的誘惑”太大,監管部門對這類消毒產品進行了嚴格規定。根據《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規定》,消毒產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嚴格管理以保證安全、有效的消毒產品,包括用于醫療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劑和消毒器械、滅菌劑和滅菌器械,皮膚黏膜消毒劑,生物指示物、滅菌效果化學指示物;第二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加強管理以保證安全、有效的消毒產品,包括除第一類產品外的消毒劑、消毒器械、化學指示物,以及帶有滅菌標識的滅菌物品包裝物、抗(抑)菌制劑。對于第一類和第二類消毒產品,生產企業除了要取得衛生許可證外,其生產的消毒產品也要取得檢測報告及衛生安全評價等資質。
同時,為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消毒產品衛生監督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制定了《消毒產品衛生監督工作規范》,對消毒產品的生產進行嚴格監督。
消毒用品事關人們的生命健康,無論生產還是銷售,都應建立起嚴密的監管體系,不讓假冒偽劣有任何可乘之機。給有毒的“消毒液”徹底消毒,需要拿出更嚴謹科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