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7-20
5月10日,一段“血河”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視頻里,河水呈現“血紅色”,盡管一直在不停流動,但是依舊很紅。視頻中的河位于廣西百色田林樂里河的一河段,而且據附近居民表示,這一河流是一夜之間突然變紅。
不過,5月10日晚22時40分的時候,田林縣發布情況通報:“在當天18時30分的時候已經初步找到并切斷水體顏色異常的源頭,水體生物未受到影響。經過水質檢測,除了水體顏色發紅之外,水體生物急性毒性、化學需氧量、重金屬等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目前還在繼續加強監測和后續處置工作”。
目前,水質監測結果讓大眾放下了擔憂,但這一事件所留下的有關水體污染的問題依舊讓很多人所關心的。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水污染成為了重要的社會議題,同時,隨著節能環保成為重要戰略之一,工業廢水處理成為了環境治理的重要環節。
我國工業發展及廢水排放現狀
我國工業廢水排放主要集中在石化、煤炭、造紙、冶金、紡織、制藥、食品等行業。其中,造紙和紙制品行業廢水排放量占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6.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15.8%,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8.7%。
廢水中污染物種類較多。根據廢水對環境污染所造成危害的不同,大致可劃分為固體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有機污染物、油類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生物污染物、酸堿污染物、營養性污染物、感官污染物和熱污染等。
固體污染物以懸浮物、膠狀物和溶解固形物三種形態存在于水中。固體懸浮物的危害:當水被懸浮物污染,再大量排入自然界水體,將造成水體混濁,顏色改變。會自行沉降的懸浮物沉于水體底部,會危害水底棲生物的繁殖,影響漁業生產;沉積于灌溉的農田,會堵塞土壤空隙,不利于農作物生長;淤積嚴重,還會堵塞水道。
廢水中凡是能通過生物化學或化學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質,統稱為需氧污染物。絕大多數需氧污染物都是有機物質,無機物僅有Fe、Fe2+、S2-、CN-等。因此,一般情況下,需氧污染物專指有機污染物。
油類污染物主要是“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有機化合物。
廢水中能對生物體引起毒性反應的化學物質都是有毒污染物。
營養性污染物,廢水中含氮、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營養物質。如果這些營養性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江、海等水體,氮、磷濃度分別超過0.2mg/L和0.02mg/L時,就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下降,導致魚類和其他生物大量突然死亡。
工業廢水是工廠在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廢水,由于廢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未經處理的廢水排放到環境中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所以,我國環保相關部門加強了工業廢水檢測。
溫度:許多工業排出的廢水都有較高的溫度,這些廢水排入水體使其水溫升高,引起水體的熱污染。地表水的溫度隨季節、氣候條件而有不同程度的變化,0.1-30℃,地下水的溫度比較穩定,8-12℃,工業廢水的溫度與生產過程有關。
顏色和色度: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后所呈現的顏色。表色包括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
一般純凈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無色的,一般只對天然水和用水作真色的測定,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種顏色。由此,此次廣西百色田林樂里河河段出現河水變紅導致了不少爭議,其中就是關于河水遭受工業污染的猜測。
嗅和味:嗅和味同色度一樣也是感官性指標,可定性反映某種污染物的多與少。天然水是無嗅無味的。當水體受到污染后會產生異樣的氣味。水的異臭來源于還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氯氣等污染物質。不同鹽分會給水帶來不同的異味。如氯化鈉帶咸味,硫酸鎂帶苦味,硫酸鈣略帶甜味等。
渾濁度和透明度:水的渾濁程度可以用渾濁度來表示。水體中懸浮物質含量是水質的基本指標之一,表明的是水體中不溶解的懸浮和漂浮物質,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懸浮物能在1至2小時內沉淀下來的部分稱之為可沉固體,此部分可粗略地表示水體中懸浮物之量。生活污水中沉淀下來的物質通常稱作污泥;工業廢水中沉淀的顆粒物則稱作沉渣。
PH值:PH值是作為一個常規性的化驗進行的,不僅是監測污水水質的一個因素,同時污水的pH也會影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生活環境,在污水中的大幅度變化的pH值也是污水作為污染或一些其它環境因素的判斷的指標之一。PH值是檢驗水的重要指標,生活污水PH值為7.2—7.6,工業污水較為復雜,變化較大。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升來表示?;瘜W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
懸浮物(SS):是指在103一105℃烘干的總不可濾殘渣。水中存在懸浮物時會使水體渾濁,降低透明度,影響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謝,在水和廢水處理中,測定懸浮物具有特定的意義。
總氮(NT):水體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時,會造成浮游生物繁殖旺盛,出現富營養狀態。因此,總氮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氨氮(NH3-N):以游離氨或按鹽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中氨氮的來源主要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產物。測定水中氨氮含量,有助于評價水體被污染和“自凈”狀況。
總磷(PT):磷是生物生長的必須元素之一,但水體中磷含量過高,可造成藻類的過度繁殖,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水十條”)的出臺,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工業廢水已然成為我國綠色環保的重要一環,水治理將從污水治理和截污管網等末端層面的“點源污染”延伸到源頭控制、過程阻斷以及末端治理等全過程“面源污染”,而這些必然離不開工業廢水科學認識,對廢水中各項指標的把控,同時,隨著“十四五”的推進,全面提升污水收集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能力水平成為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