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0-12-21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奶業協會、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日前聯合發出《中國居民奶及奶制品消費指導》,建議中國居民每天攝入300g液態奶或相當于300g液態奶蛋白質含量的其他奶制品。2-5歲兒童每天應當攝入350-500g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學齡兒童每天液態奶攝入量不低于300g并適當增加。
鈣的攝入可以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以及成人的骨骼健康,但是市面上奶的種類繁多,各種牛奶或是乳制品飲料讓人眼花繚亂,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呢?
根據我們國家的相關規定,和“(牛/羊)乳”相關的飲品基本上可以分為2大類:乳制品、含乳飲料。
含乳飲料:根據國家標準GB/T 21732-2008規定,含乳飲料是以乳或者乳制品為原料,加入水及適量輔料經配制或發酵而成的飲料制品。主要分為配制型含乳飲料、發酵型含乳飲料和乳酸菌飲料。
理化指標要求:每 100 克配置型含乳飲料蛋白≥1.0 克,發酵型含乳飲料蛋白≥1.0 克,乳酸菌飲料蛋白≥0.7 克。
乳制品中,鮮奶及發酵乳(酸奶)的蛋白質含量需達到2.9克/100克以上,而調制乳和風味發酵乳的蛋白質含量需達到2.3克/100克。
根據國家標準 GB25190,純牛奶指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在連續流動的狀態下,加熱到至少 132℃并保持很短時間的滅菌,再經無菌灌裝等工序制成的液體產品。
理化指標要求:每 100 克脂肪≥3.1 克,蛋白≥2.9 克,非脂乳固定≥8.1 克。
根據國家標準 GB25191,調制乳指以不低于 80%的生牛(羊)乳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劑或營養強化劑,采用適當的殺菌或滅菌等工藝制成的液體產品。
理化指標要求:每 100 克脂肪≥2.5 克,蛋白≥2.3 克。
由此可見,他們之間的營養價值有明顯的差異,含乳飲料、發酵型乳飲料以及乳酸菌飲料營養價值相對較低。
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產品配料表中的各種成分要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列出。含乳飲料的配料除了牛乳外,一般還含有水、甜味劑、酸味劑、果味劑、防腐劑等,含量最高的水一般排在第一位。而牛乳或純酸牛乳則是將牛乳放在第一位。同時,蛋白質含量低于2.3克/100克的產品需在外包裝上注明“飲料、飲品、乳飲料”等。
因而,根據這些標準理化指標,產品配料表的順序會有所不同,我們在選購產品時可以進行參考。
產品名稱和種類,像牛奶飲料、乳酸飲料、乳酸菌飲品等都是常見的含乳飲料。
配料表,含乳飲料中水一般排第一位,乳原料含量比水少。在很多牛奶或酸奶配料表中,會標明生牛乳的含量,如生牛乳(≥80%)。也有些商家會標明其牛乳添加量為≥90g/份,這時就需要注意看“單位”,可能會覺得添加量≥90g/份比80%要多,其實按照一瓶的容量來算,這個添加量可能遠低于80%。
營養成分表,含乳飲料蛋白質含量不低于1.0%(其中乳酸菌飲料不低于0.7%),純牛奶中則不能低于2.9%。
許可證號、執行標準,乳制品主要包含液體乳(巴氏滅菌乳、調制乳、滅菌乳,發酵乳等)、乳粉、其他乳制品(煉乳、奶油等)。容易與含乳飲料混淆的主要是液體乳。看許可證號中間四位數,中間四位數代表產品類別,乳制品為0501、0502,飲料為0601。看產品執行標準:巴氏滅菌乳為GB19645-2010,調制乳為GB25191-2010,發酵乳為GB19302-2010,滅菌乳為GB25190-2010;而含乳飲料為:GB/T21732。
含糖量,“飲品”或“飲料”多含有大量的添加糖。如果牛奶后加了“飲品”“飲料”,一般都不太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將其作為蛋白質和鈣的乳制品補充來飲用,除了蛋白質的含量不足以外,大部分的“飲品”或“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添加糖,攝入過多可能會造成齲齒、超重或肥胖的問題。
不管是從營養角度來看還是從加工工藝上來說,乳飲料都應該是飲料類。除了蛋白質含量比乳制品低以外,還存在糖含量多,易引起肥胖等問題。因此,成人特別是孩子如果需要補充營養,不建議購買含乳飲料,更不能用含乳飲料代替每日飲用的牛奶和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