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檢測 發布時間:2022-08-15
如何開始化妝分析?
最想變美的MM對于護膚品的認知大都不清楚,一開始組件黨小白想通過護膚品的成分來了解產品,可一長串專有名詞干澀無味讓人難以理解。
你怎么知道這些成分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作用?
事實上,復雜的化妝品原料標準的中文名稱代表了一種簡單的成分。
這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一些比較常用的化妝品成分。
1.
內容越高,排名越高
在成分表中,一般是按添加量排列的,排名越高,護膚品中的成分含量越高。
2.
排名與重要性無關
例如,水和甘油往往在列表的頂端,但它們主要是作為溶劑,許多有效成分列在水之后,但發揮主要作用。
(1)矩陣組件
這類食材的消耗量很大,通常在整個食材列表的頂端。
因為它們是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含量高,通常在成分表的頂端,如水、乙醇、礦物油、凡士林等。
(2)護膚成分
化妝品中有許多護膚成分,它們有各種各樣的化學性質,通過不同的原理來護理我們的皮膚,幫助它變得更水潤、緊致、光滑和明亮。
具有保濕作用的是如甘油、透明質酸、膠原水解物等,能固定福氏角質層神經酰胺、維生素E等,能幫助去角質的水楊酸和溶解的角化酶、抗氧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維生素C衍生物等,能滋養肌膚的荷荷巴油和乳木果油等。
想要保持肌膚濕潤,就必須補充肌膚皮脂膜保濕成分進行護理。
在保濕成分上,無論什么護膚品,最常用的經典保濕成分都是:甘油、玻尿酸、神經酰胺、角鯊烷、多元醇等保濕成分。
(3)護發成分
含助發順滑成分,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季銨鹽、維生素E等;
有助于去除頭皮屑的成分,如鋅吡硫酮和水楊酸。
(4)pH調節組件
我們的皮膚和頭發在正常情況下都處于弱酸狀態,皮膚的pH值約為4.5~6.5(7為中性,小于7為酸性,大于7為堿性),頭發的酸堿為中性偏弱酸。
要維持皮膚和頭發的正常PH值,化妝品需要維持一定的PH值,但這并不是說化妝品必須在皮膚的PH值范圍內才行。
一些堿性的產品會更好地清潔,一些酸性的產品會幫助皮膚自我再生。
化妝的原則是不要過度拉伸懷的自我平衡皮膚。
常用的酸堿調節劑有檸檬酸、磷酸、酒石酸、磷酸二氫鈉、三乙醇胺等。
(5)防腐劑
常用的有羥苯甲酯、羥苯丁酯、羥苯乙酯、羥苯丙酯、山梨酸鉀、苯甲酸鈉、三氯生、苯扎氯銨、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苯氧乙醇、氯酚甘油醚、脫氫乙酸鈉等。
(6)著色
化妝品中的色素沒有標明具體名稱,通常用數字標明,如CI77491等,如果著色劑沒有索引號,可以用其中文名稱。
(7)清潔
清潔是美容的一大好處。
主要是表面活性劑起作用。
如洗發產品和沐浴露常用的椰子油中有酰胺丙基甜菜堿、十二醇聚醚硫酸鈉和十二醇聚醚硫酸鈉;
月桂酰谷氨酸鈉、月桂酰肌氨酸鈉、月桂酰膠原蛋白氨基酸鈉是氨基酸類洗臉常用的。
天然油脂(脂肪酸)和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是常用的潔面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