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英格爾檢測 發布時間:2022-07-14
目前,金屬材料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金屬材料的腐蝕一直是金屬材料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實際生產實踐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和可靠性、適用性原則選擇合適的方法,以達到高效、準確檢測的目的。腐蝕檢測是測量設備和部件的腐蝕狀態、速度和一些與腐蝕相關的參數。其主要目的是確定系統的腐蝕狀況,并提供清晰的腐蝕診斷信息;通過試驗結果,制定維護和維修策略,調整生產運行參數,從而控制腐蝕的發生和發展,使設備處于良性運行狀態。隨著現代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的檢測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腐蝕檢測領域,即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渦流法,渦流檢測是通過檢測被檢測工件中感應渦流的變化來無損評估導電材料及其工件的某些性能,或發現缺陷。渦流檢測是控制各種金屬材料和少數非金屬導電材料(如石墨)及其產品質量的主要手段之一。與其他無損檢測相比,渦流檢測更容易實現檢測自動化,尤其是對于管道、棒材和線材
II。聲發射技術
聲發射(AE)也稱為應力波發射,這意味著在應力作用下材料或零件的變形和斷裂過程中會釋放聲能。一些腐蝕過程,如應力腐蝕開裂、腐蝕疲勞開裂、氣槍開裂、摩擦腐蝕和微振動磨損伴隨著聲能的釋放,通過監測和記錄該聲波,我們可以檢測材料和部件中腐蝕或腐蝕損傷的發生和發展,并確定其位置。這種彈性波以聲波的形式存在,頻率范圍從幾赫茲到幾兆赫不等。如果能量足夠大,并且頻率集中在聲音頻帶中,則人耳可以聽到。射線照相技術
射線照相是指使用X射線或γ射線作為記錄介質的無損檢測方法,以及檢測材料和工件的顯示方法。借助標準的“圖像特征顯示儀”,它可以檢測材料的局部腐蝕并測量壁厚。X射線、同位素和高能射線是最常用的。這項技術取決于射線在材料中的穿透性。光線穿過組件并作用于照相底片或熒光屏。底片上產生的圖像密度與被測材料的厚度和密度有關。X射線源需要電網供電和水冷,γX射線可以從少量合適的放射性物質中獲得。因此,γX射線顯示法更適合現場應用。γX射線也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但其分辨率低于X射線,因為X射線可以聚焦
IV。熱圖像顯示技術
紅外熱成像是無損檢測工具,它反映了加熱部件發射的紅外線譜范圍。成像技術在監測和檢測部件的熱輻射差異方面最為有用。例如,組件的壁厚因腐蝕或侵蝕而變化,固體材料的不連續性可以改變熱流環境,從而導致材料表面的溫度波動。紅外測試和熱成像測試利用這一原理測量表面溫度的變化,然后減少材料中間的環境。有必要確保正確記錄成像,并定期收集。該技術已應用于石化廠和發電廠的高溫高壓管道。紅外熱成像技術與其他無損檢測技術相比具有優勢,因為它可以很快獲得全磁場圖像,沒有指定的有害輻射,并且與被測零件沒有接觸
就工業設備的無損檢測而言,紅外熱成像測試用于監測和測試電氣設備、電廠機械和高溫設備的工作環境。雖然金屬具有高導熱性,并且很難使用紅外成像技術檢測壁損傷缺陷,但這項工作表明可以檢測到壁厚變薄。沈的工作就是一個例子,他在四種不銹鋼和碳鋼管道的加熱和冷卻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紅外熱成像實驗。這些管子的內表面上有不同尺寸的孔。實驗儀器為tvs-2100熱成像儀。該儀器的紅外攝像機為光學機械掃描模式。探測器為InSb 10×10單元組。檢測波長為3~5.4μm,工作溫度范圍為-40~950℃。在30℃時,最小檢測溫差為0.1℃,靈敏度為0.01℃。視野為10o(V)=×15o(H)場分辨率為2.2mrad,成像速度為每秒30幀。檢測時,從標準溫度加熱到150℃的蒸汽通過管道
V。漏磁檢測方法
漏磁檢測方法是自動化程度高的二次血液檢測技術。其原理是:鐵磁材料磁化后,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在材料表面形成漏磁,通過檢測漏磁發現缺陷
漏磁檢測原理
使用勵磁源局部磁化被測工件。如果被測工件表面光滑,內部無缺陷,磁通量將全部通過被測工件;如果材料表面或表面附近存在缺陷,則會導致缺陷處磁導率降低,磁阻增加,從而扭曲缺陷附近的磁場,如圖所示。此時,磁通量的形式分為三部分,即1。大多數磁通量繞過工件內部的缺陷。2、一小部分磁通量通過缺陷。3、一些磁通量離開工件的上下表面,通過空氣繞過缺陷。第三部分是漏磁,可以通過傳感器進行檢測。通過對檢測到的漏磁信號進行去噪、分析和顯示,可以建立漏磁與缺陷之間的定量關系,以達到無損檢測和評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