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4-12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市場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新生兒人數比2018年減少了58萬人,達到1465萬人,2019年,我國嬰幼兒奶粉消費量約68萬噸。因此,為更好地適應嬰幼兒營養健康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對現行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進行了修訂,并于2021年2月22日發布,2023年2月22日起正式實施。
本次修訂新標準的最大變化,就是將原標準GB 10767-2010一分為二,拆解為更加細化的GB 10766-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和GB 10767-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幼兒配方食品》。
原標準的適用對象包括6~36月齡的所有較大嬰兒和幼兒,新標準根據市場需求,針對6~12月齡的較大嬰兒,重新制訂一個獨立的產品標準GB 10766-2021。
水分、灰分、雜質度:
新標準將原標準的“粉狀產品”修改為“固態產品”。
原標準的灰分僅規定了粉狀產品和液態產品兩個限值,新標準考慮到乳基和豆基產品的灰分殘留物差異,將其分為乳基固態、液態產品,豆基固態、液態產品,并規定了的限值要求。
新標準將液態產品限值單位改為mg/8L。
營養成分的標準:
與原標準相比,新標準對能量、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要求都作出了較大的調整。
蛋白質含量過高,可能引起的超重、肥胖等風險,因此新標準將蛋白質指標作出了一定幅度的下調,同時GB 10766-2021對乳基和豆基產品的蛋白質限量分別制訂了限量要求。為使產品的營養配比更加科學合理,對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限值都作出了改變。
同時,由于歐盟與美國都對亞油酸的上限,以及α-亞麻酸和二者比值作出了規定,因此為了與國際接軌,新標準也增加了這幾個項目的限量要求。
為了保障了嬰幼兒奶粉中優質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來源。新標準GB 10766-2021還增加了乳清蛋白占蛋白質比例的要求,并對可添加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原料質量制訂相應指標;碳水化合物除新增限值要求外,GB 10766-2021和GB 10767-2021對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和幼兒配方食品中乳糖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也都作出了嚴格規定,限制了蔗糖在嬰兒和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添加。嬰兒和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不應使用果糖、蔗糖,以及果葡糖漿等含有果糖或蔗糖的原料作為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還明確了碳水化合物的計算公式和膳食纖維計算要求,并對膳食纖維的能量系數作出了調整。
維生素:
為了保證營養素攝入的安全性,避免陷入“營養元素添加量越高越好”的誤區,出現部分維生素添加量過高導致嬰幼兒代謝負擔過重的問題,同時為了避免不同產品或者同一產品的不同批次,同一營養素的含量差異過大,造成實際添加量遠高于明示指標的問題,新標準調整了部分維生素的下限,并全部增加了上限。
鑒于膽堿屬于對嬰兒和較大嬰兒生長發育起重要作用的維生素, GB 10766-2021將膽堿調整為必需成分。
礦物質:
GB 10766-2021還根據產品原料基質的不同,將鐵、鋅、磷拆分別規定兩種不同的限值。同時,在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根據不同基質,將乳基和豆基配方食品分別規定了限值,并提高了豆基產品中上述物質的限量。GB 10766-2021將錳和硒列為必需成分。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的解釋,嬰幼兒配方食品系列標準屬于強制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在新標準實施日期前,允許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本標準執行。實施日期之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和檢驗機構應按照本標準執行。在實施日期前已生產的食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
從這些變化中,就可以看出,新版嬰幼兒配方奶粉國家標準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對相關宏量元素制定了更為嚴格的標準。因此,新國標會提升奶粉行業的準入門檻,使行業更加健康、規范、有序,奶粉市場會加速向具備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的頭部企業集中。因此,企業應該按照法規,以符合新國標要求,滿足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