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置頂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3-31
春茶上市在即,行內人都知道,茶葉里面的“貓膩”多,茶葉之間的價格差可謂是天壤之別,“天價”茶葉和地攤茶葉差在哪里?
有人說,好茶葉味道更好,種植環境好;
有人說,好的茶葉沒有農藥,大多是用來出口的;
有人說,茶葉貴在一個品牌。
號稱“天然有機”就能讓茶葉身價翻倍?
什么是好茶葉?
包裝精美,價格貴,牌子響就是好茶葉嗎?影響茶葉質地、口感的主要因素包括茶葉的產地、土壤、種植、制作工藝以及存儲,從專業的檢測角度來分析,有以下幾個重要指標:
1
●
水分
茶葉的含水量一般在3%左右,太低了不行,過于干燥的茶葉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受到空氣中氧氣的氧化;水分過高,茶葉中的化學反應過于激烈,就容易變質,發生葉綠素變性、分解,茶葉變褐變暗,反倒是3%左右的水分使得茶葉表面形成一層水膜,起到保護的作用。
2
●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葉中對人體保健有益的一類主要化合物,綠茶中含量比紅茶高,但綠茶中含量過高,與氨基酸含量比率不協調時,茶葉就會苦澀(酚氨比高),所以綠茶中茶多酚含量要有一定限量,不宜過高。而含量過低,則是品質差的體現。
3
●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
將總灰分經熱水溶解,測定熱水溶解和不溶解部分比率的方法。水溶性灰分占總灰分的比率越大,茶葉的品質越好。
4
●
總灰分測定
測定茶葉在高溫(525±25°C)加熱灼燒后殘留物的方法,總灰分含量過高是茶葉粗老、品質差的表現,因此規定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
此外,咖啡堿含量,含量越高,說明茶葉越嫩,茶葉品質越好;茶葉中多數氨基酸是鮮味物質,含量越高,茶湯滋味越鮮爽,品質越好;茶梗、非茶類夾雜物,非茶類夾雜物含量越高,說明茶葉質量越差,茶梗含量多,說明茶葉原料粗老。
農殘真的很嚴重嗎?
我國作為茶葉主要出口國,農殘問題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茶葉出口、影響我國茶葉國際競爭力的因素 。2014—2018年歐盟對我國茶葉(不含茶飲料)出口通報農藥殘留超標累計135批次,我國成為歐盟茶葉出口通報的主要來源國,農藥殘留超標成為被通報的首要因素。
但是,農殘≠農殘超標。
我國對農殘限量要求的主要依據《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其中茶葉上規定的農藥限量標準達60余項,主要涵蓋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螨劑等。
目前,我國和歐盟的共有指標有55種。其中,滴滴涕、噻蟲啉等10種農藥的限量值相同;草甘膦等8種農藥的中國限量比歐盟嚴格;丁醚脲等9種農藥歐盟按照其默認標準0.01mg/kg執行;唑蟲酰胺、呋蟲胺已于GB2763—2019中新增限量標準。
相較于其他茶葉出口國,我國對于茶葉農殘的標準已經屬于相當嚴格。
去年,中國茶葉出口量總計為34.88萬噸,比2019年全年減少1.77萬噸,受疫情影響,這是自2014年以來,中國茶葉出口量首次出現下降,但是均價的上升,出口額實現同比微增0.89%。
農殘的檢測非常復雜,因為殘留在茶葉表面的毒害物質含量細微,普通人無法借助簡單的試紙或儀器完成,需要在高精度的現代化分析實驗室才能測量。那么并不了解茶葉是否農殘超標的時候,茶葉要不要洗洗再喝?
農藥殘留只要不超標,就沒有洗茶的必要;而脂溶性的農藥不溶于水,通過洗茶去除農藥殘留的方法無濟于事。
首先,冬季嚴寒,茶樹生長基本停滯,病蟲害也不會出來活動;春季是茶芽萌發、茶葉采摘制作的主要時節,清明之前氣溫整體偏低,病蟲害相對較少,所以清明前采摘的茶葉很少打農藥。
其次,高山茶、有機茶葉很少噴灑農藥。
最后,市面上大廠出品的茶葉都是經過安全質量檢測的,茶葉包裝有完整的標簽信息,購買時注意查看。